鐵路和公路橋梁作為交通樞紐,在城市交通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截止21世紀中期,我國公路橋梁數量已超過80萬座,高鐵橋梁累積長度超過1萬公里,由于承載壓力增大、自然環境惡化、凍融破壞、鋼筋銹蝕等因素的綜合作用,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、蜂窩、剝落等病害,從而導致橋梁承載力明顯下降,甚至出現坍塌事故。
2015年6月19日凌晨3點許,粵贛高速城南互通匝道橋梁發生斷裂,事件發生時有4輛滿載瓷土的重載五型貨車行駛在匝橋上,橋梁瞬間斷裂并垮塌,4輛重載貨車掉落,當場造成1人死亡、3人受傷。
2010年1月3日下午2點20分左右,昆明新機場配套引橋工程,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突然發生支架垮塌事故,垮塌長度約38.5米,寬為13.2米 ,支撐高度約為8米,共造成7人死亡 ,26人輕傷,8人重傷。
2009年6月29日凌晨,黑龍江省鐵力市發生大橋橋體垮塌事件,造成21人落水,其中4人死亡4人重傷,八輛汽車墜河。
綜上所述,橋梁結構安全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。
對橋梁加固是有效提升橋梁承載力,延長橋梁使用壽命的最經濟、高效、環保的方式。選擇合適的加固方法尤為重要。
常見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面積加固法、體外預應力加固法、粘貼鋼板加固法。
根據有關統計資料粘貼碳纖維材料是粘貼鋼板施工工效的4-8倍。同時具備優異的耐腐蝕性,并且幾乎不增加橋梁自身重量。
粘貼碳纖維材料加固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混凝土結構加固。常見的有建筑物、構筑物、橋梁、隧道等,可應用于各種結構形狀(如矩形、圓形、曲面結構等)、各種結構部位(如梁、板、柱、節點、拱、殼、墩等)的加固修補。
碳纖維網格加固系統由砂漿—碳纖維網格—砂漿組成的“三明治”結構,作為一種新型碳纖維加固方法,具備防火性能好、適用于潮濕基面等優勢,被廣泛應用于橋梁、古建筑、砌體結構加固。